普華永道思略特第八期數字化汽車年度報告主要聚焦中國、美國及歐盟,是基于對車企和供應商高管、領先學者及行業分析師的訪談作出的量化市場預測,報告從新價值機會、市場動態及技術和價值鏈及産能轉變三個維度做了詳盡的闡述。
尋求能盈利的新業務模式
歐洲的汽車保有量預計在 2025 年達到峰值 2.73 億輛,之後將減少。中國的汽車保有量將繼續增加,美國也會以較慢的速度增加
與此同時,汽車組件成本將上揚 – 到 2030 年,電動動力總成及自動駕駛功能會使物料清單 (BoM) 成本增加 20% 至 40%
車企需要有另類擁車模式及新收入機會來確保消費者能負擔得起、行業有經濟回報:到 2030 年,歐洲、美國及中國的出行開支將達到 1.2 萬億美元,每年增長逾 20%
隨著車企及供應商尋求新的業務模式,價值池將出現重大轉變。我們估計,到 2030 年,傳統的汽車銷售、零件及售後的利潤份額將從占整個汽車市場的 70% 縮減至 55%,而非傳統參與者的利潤份額可能從 5% 增長至 25%
因此,供應商及車企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以在今後十年壓低技術成本–例如,將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(ADAS) 的成本降低 65% 至 75%
互聯、自動、共享、電動:哪些因素控制數字化變革的節奏?
互聯:到 2030 年,歐盟、美國及中國 5G 互聯汽車銷量將達到 1600 萬輛。不過,我們認爲互聯服務主要是改善用戶體驗,車企及供應商從互聯功能中謀利的可能性不大
自動:我們仍預料,到 2021 年具備 4 級自動駕駛功能的旅客捷運系統將在限定區域內運營,最高車速不得超過 50 公裏/小時;不過我們預計高度自動化的 4/5 級車輛將推遲到 2029 年上路行駛
共享:我們的調研顯示,47% 的歐洲消費者會考慮放棄自有汽車,轉而使用廣泛普及且價格合理的自動駕駛機器人出租車服務
電動:到 2030 年,中國新注冊登記的車輛將有 46% 爲電動車。在歐洲,這一數字將爲 40%,美國則爲 35%。內燃機汽車在行車裏程上仍有優勢,僅有高檔燃料電池電動車可與之競爭
這些變革對車企及其供應商産生重大影響。車企需要制定策略,以通過合作來降低研發成本,專注發展新創意,外包非核心的後台、研發和技術解決方案。
我們也認爲供應商擔負起五種新興角色:智能基礎設施賦能者;自動駕駛班車制造商;平台提供商;出行智能提供商;車輛功能及需求提供商。
最後,需要建立靈活的混合型組織,由于缺乏具備適當技能的人才資源,汽車行業必須提升現有勞動力的技能,使其能夠勝任數字化和數字管理方面的職責。
|普華永道最新咨詢報告(下載)|行業最新研究報告(下載)|最新熱點報告(下載)|
可以QQ聯系: 896161733;也可以電話: 18121118831